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浙江省股份合作型产业富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10-18 | 197 次浏览 | 分享到:

资金入股为企业或合作社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农户也能分享企业或合作社的发展成果。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或合作社的资金短缺问题,还让农户通过资金入股获得了稳定的分红收入,实现了互利共赢。

图片

 (三)劳动力入股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通过劳动力入股,农户以劳动力作为股份,参与企业或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或合作社根据劳动力的技能和工作时间评估股权价值,签订劳动力入股协议。农户在企业或合作社工作,按股获得分红。

农户以劳动力作为股份,参与企业或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或合作社根据劳动力的技能和工作时间评估股权价值,签订劳动力入股协议。农户在企业或合作社工作,按股获得分红。例如,在浙江省某村的水果种植基地,农户以劳动力入股,参与水果的种植、采摘和销售。基地根据农户的工作表现和贡献评估股权,农户在获得工资的同时,还能按股分红。

在浙江省某村的水果种植基地,农户以劳动力入股,参与水果的种植、采摘和销售。基地根据农户的工作表现和贡献评估股权,农户在获得工资的同时,还能按股分红。例如,某农户在基地工作了120天,根据基地的评估,获得了12%的股权。当年基地盈利60万元,该农户除了获得1.2万元的工资外,还获得了7.2万元的分红。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或合作社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还让农户通过劳动获得了额外收益,增加了收入来源。

劳动力入股解决了企业或合作社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让农户通过劳动获得了额外收益,增加了收入来源。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企业或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还让农户通过劳动分享了企业或合作社的发展成果,实现了劳动价值的最大化。

三、分红机制的科学性与灵活性

(一)按股分红

按股分红是股份合作型模式中最常见的分红方式。企业或合作社根据盈利情况,按照农户所持股份比例进行分红。这种分红机制简单明了,能够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让农户分享企业或合作社的发展成果。

企业或合作社根据盈利情况,按照农户所持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分红金额根据企业或合作社的财务报表计算,确保分红的公平性和透明性。例如,在浙江省某县的花卉种植合作社中,每年根据花卉销售利润按股分红。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和劳动力入股获得股份,年底按股获得分红,分红金额根据合作社的盈利情况确定。

在浙江省某县的花卉种植合作社中,每年根据花卉销售利润按股分红。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和劳动力入股获得股份,年底按股获得分红,分红金额根据合作社的盈利情况确定。例如,某农户以3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支付每亩土地800元的保底收益,年底根据盈利情况按股分红。该农户在合作社务工,每天获得80元的工资收入。当年合作社盈利150万元,该农户按股获得了3万元的分红。这种模式不仅让农户分享了合作社的发展成果,还通过分红机制激励农户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了合作社的运营效率。

按股分红机制简单明了,能够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让农户分享企业或合作社的发展成果。这种分红机制不仅保障了农户的合法权益,还促进了企业或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了利益共享。

(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

为降低农户风险,一些地方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企业或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约定无论经营状况如何,农户都能获得一定的保底收益。在此基础上,企业或合作社盈利部分按股分红。

企业或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约定无论经营状况如何,农户都能获得一定的保底收益。在此基础上,企业或合作社盈利部分按股分红。例如,在浙江省某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与农户签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合同。农户以土地入股,企业每年支付保底收益,同时根据企业盈利情况按股分红。这种模式让农户在获得稳定收入的同时,还能分享企业的发展红利。

在浙江省某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与农户签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合同。农户以土地入股,企业每年支付保底收益,同时根据企业盈利情况按股分红。例如,某农户将自家的4亩土地入股企业,企业每年支付每亩土地1000元的保底收益,年底根据盈利情况按股分红。当年企业盈利200万元,该农户按股获得了4万元的分红。这种模式不仅让农户在获得稳定收入的同时,还能分享企业的发展红利,实现了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双赢。

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农户的风险,保障农户的基本利益,同时激励企业或合作社努力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双赢。这种分红机制不仅让农户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有了更多的保障,还促进了企业或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产业增值与农户收益的同步增长。

 四、产业增值与农户收益同步增长的典型案例

(一)浙江武义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武义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菌光互补”种植基地等项目,引导农户与企业建立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机制。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还让农户分享了产业增值带来的红利。

农户以土地入股,企业负责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基地采用“菌光互补”模式,在光伏板下种植食用菌,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企业每年根据盈利情况按股分红,同时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这种模式让农户在获得土地分红的同时,还能通过务工增加收入。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