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浙江省产业富民利益联结机制】合作联动型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10-15 | 397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合作联动型模式的优势

(一)降低成本

通过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合作社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直接降低了社员的采购成本。例如,某地的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将种子的采购成本降低了15%,化肥的采购成本降低了20%。这种成本的降低不仅减轻了社员的经济负担,还提高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此外,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指导和实地帮助,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通过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方法,社员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通过这种方式,合作社不仅降低了社员的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社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提高议价能力

合作社作为集体组织,在与市场对接时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合作社可以集中社员的农产品,以较大的交易量与采购商进行谈判,争取到更有利的价格。例如,某地的合作社在与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谈判时,凭借其集中采购的优势,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了10%。这种议价能力的提升不仅提高了社员的收入,还增强了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合作社还可以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市场话语权。品牌化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价格和更好的销售业绩。例如,某地的合作社通过统一的品牌包装和宣传,将社员的农产品打造成了知名品牌。通过品牌化宣传,社员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认可度和价格优势。

(三)稳定收入

合作社的盈余返还机制让社员能够分享合作社的经营成果,增加了社员的收入来源。例如,某地的合作社在年终结算时,将盈余的40%按照社员的交易额进行返还,社员小李获得了5000元的盈余返还。这种盈余返还机制不仅让社员获得了额外的收入,还提高了社员的参与积极性。

此外,合作社还可以通过风险共担机制,帮助社员应对市场风险。例如,合作社可以为社员提供价格保险、灾害救助等服务,降低社员的经营风险。通过这种方式,合作社不仅稳定了社员的收入,还增强了社员的抗风险能力。

(四)提升技术水平

合作社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能够帮助社员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某地的合作社定期邀请农业专家为社员举办技术培训班,社员通过学习掌握了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这种技术提升不仅提高了社员的生产效率,还增强了社员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合作社建立的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及时发布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方便社员学习和了解行业动态。通过这种方式,社员可以更好地调整生产策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例如,合作社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农业技术文章、市场行情分析等内容,帮助社员及时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和市场动态。

 三、实践案例

(一)武义与海宁的“小农共富”项目

武义县和海宁市是浙江省的两个农业大县,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两地联合开展了“小农共富”项目。该项目采用“供销社(农合联)+村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等服务,帮助农户降低成本、提高收入。

在生产资料供应方面,供销社(农合联)通过集中采购,以批发价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然后以低于市场价格供应给农户。例如,某地的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将种子的采购成本降低了20%,化肥的采购成本降低了25%。这种集中采购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合作社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

在技术指导方面,供销社(农合联)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并派遣技术人员到农户的田间地头或养殖场进行实地指导。例如,某地的合作社技术人员在巡查时发现部分农户的果园存在病虫害问题,立即为农户提供了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并指导农户正确使用农药。通过这种实地指导,农户能够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销售渠道方面,供销社(农合联)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农户的农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例如,某地的合作社与当地一家大型超市签订了合作协议,超市定期从合作社采购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合作社负责将农户的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和运输,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通过这种合作,农户的农产品能够直接进入超市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销售价格。

在盈余返还方面,合作社在年终结算时,将一定比例的盈余按照农户的交易额或出资额进行返还,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来源。例如,某地的合作社在年终结算时,将盈余的35%按照农户的交易额进行返还,农户小王获得了6000元的盈余返还。这种盈余返还机制不仅让农户分享了合作社的经营成果,还提高了农户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小农共富”项目,武义县和海宁市的农户户均增收1.12万元。该项目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还通过盈余返还机制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某地的“合作社+农户”模式

某地的农业合作社为了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采用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等服务,农户按照合作社的要求进行生产和销售。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