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专家学者深入互助县探寻高原特色康养发展新路径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8-23 | 167 次浏览 | 分享到:

7月26日,第二届高原康养论坛的专家学者们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开启了一场融合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与康养产业的深度调研之旅。从绚丽的传统技艺到蓬勃的现代农业,从静谧的森林秘境到活跃的电商平台,专家团用脚步丈量高原康养的多元可能,为论坛注入鲜活实践素材。


互助土族故土园是土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清晨的彩虹部落民俗文化村内悠扬的花儿正在精彩演唱,身着七彩绣衣的土族阿姑正表演着传统轮子秋。专家们驻足观看土族婚礼表演,体验七彩袖服饰制作,在讲解中,深入了解土族文化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大家表示将民族文化体验与康养度假结合,既能让游客感受文化魅力,又能通过慢节奏体验实现身心调节,这种“文化+康养”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在青海青绣(互助)产业基地,百余平方米的工坊内绣针飞舞,30余名绣娘正专注创作。专家学者们仔细询问盘绣产业的带动效应,当得知基地通过“公司+工坊+绣娘”模式,带动周边1000余名妇女就业时,大家感慨道:“青绣不仅传承了文化,更通过手工创作实现了‘指尖经济’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


互助县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的高原蔬菜绿意盎然。园区负责人介绍,这里培育的“高原夏菜”凭借海拔高、污染少的优势,成为高端康养食材的供应基地,产品远销香港等城市。专家学者们走进农产品展区,详细了解“高原夏菜”营养价值,现场品尝了新鲜蔬菜和特色农产品。大家一致表示,这样绿色、健康的食材,为高原康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进东和乡麻吉村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千亩花海盛放,专家学者们沿着栈道前行,参观了花卉观赏区、农事体验区、古窑洞文化体验区、乡村小吃区、山景民宿、游乐体验区等多个区域。这个曾是废弃的荒山,如今变身集田园观光、休闲度假、康养旅居为一体的综合体。景区负责人介绍,依托高原凉爽气候,景区每年吸引数万名游客前来避暑游玩。


青海电商总部是全省首家内外贸电商一体化发展、首家农体文旅商资源融合的电商产业园。截至目前,总部已入驻电商企业28家,成功打造8个市州专属特色产品展区,收集9个国家的238种跨境产品和全省147家企业的822种特色产品纳入网络选品库,并开展直播带货、本地孵化、跨境电商等工作。专家学者们走进各个业务区域,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从内外贸电商的业务流程,到农体文旅商资源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实践,都逐一进行了细致了解。


调研最后一站,专家团驱车前往北龙山森林康养基地核心区。近年来,北龙山景区主动融入全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战略,抢抓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高水平建设工作机遇,整合各方资源,建设了北龙山森林康养大酒店、“森·泊”养生营地、“趣·野”自然研学体验基地、“望山溪地”露营综合体等富含康养元素的新业态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景区康养基础设施,推动了康养产业发展。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北龙山森林康养基地,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浓度也高,是天然的“森林氧吧”,是高原康养圣地。


从文化传承到产业创新,从生态保护到数字赋能,互助县的实践让“高原康养”的内涵愈发清晰。专家学者们表示,将把调研中的所见所感融入第二届高原康养论坛的研讨中,为推动高原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让更多人共享高原的生态之美与康养之福。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