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绿蓝空间的多维价值:从生态机制到共建实践 | LA Frontiers青年学术沙龙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7-15 | 34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城市与乡村绿色空间的生态效益、社会功能与规划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本次学术沙龙聚焦碳减排、生态服务、空间机制与公众参与等关键议题,涵盖绿蓝基础设施、生态分类方法、植物功能评估以及社区共建实践等前沿内容。五位演讲者将从科研、规划到社会服务等多个层面展开交流,推动对绿色空间价值的系统认知与多元实践,助力构建更具韧性、宜居且富有生命力的人居环境。


图片

绿蓝空间的多维价值:

从生态机制到共建实践


图片

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

14:00 - 18:00


图片
图片

刘耕源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城市“双碳”大数据建模、生态暴露与人群健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水-食物耦合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多项相关课题,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连续入选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连续入选Research.com环境领域全球最佳科学家排行榜;入选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图片

朱宗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博士研究生

专注于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国土景观保护与生态修复、景观规划知识生产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景观设计学(中英文)》《中国园林》《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Ecological indicators》《高等建筑教育》《园林》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园林》学刊2022-202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图片

周俊方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

长期从事生态系统服务管理与城乡规划等方面研究,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多篇相关研究论文,其中以一作或通讯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图片

陆嘉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包括景观感知评价、健康城市及景观特征评估。研究主要聚焦边缘性城市空间,以人本感知为切入点,探索城市健康发展的机制及策略。目前已于《景观设计学(中英文)》《Land》《风景园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图片

李梅康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讲师、副系主任

加拿大注册景观建筑师,曾在中国、加拿大及美国的多家国际知名设计公司任职并担任项目经理。研究聚焦于可持续景观设计、城市感知及社区营造。设计项目获得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分析规划类荣誉奖、加拿大国家城市设计协会荣誉奖(NUDA)等国际奖项。研究项目获得多个国内外基金资助,亦受邀在IFLA、IFOU、CELA等国际会议作学术汇报。


图片

主持人:栾博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所长、深圳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深港产学研基地党委委员。担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城科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专委会委员、韧性城市专委会委员、《景观设计学(中英文)》期刊执行编委。主持承担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住建部科技项目等,主持设计与技术咨询项目100余项,获IFLA、ASLA等国际大奖10余项。


图片

14:00 - 14:10 主持人开场介绍

14:10 - 17:30 嘉宾分享

17:30 - 18:00 沙龙对话与线上互动


图片

扫描下方哔哩哔哩平台“景观中国”二维码

预约直播

图片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